sql server数据库操作part2
创建表明确结构
明确你的表名、每列列名、每列数据类型,每列是否允许控制
大多数表斗具有主键,主键由表的一列或者多列组成,主键始终唯一不能重复。
权限若要创建表时,必须具有 CREATE TABLE 权限,以及对包含该表的架构的 ALTER SCHEMA 权限。 db_ddladmin 固定数据库角色具有这些权限。
图形界面
T-SQL首先切换到对应数据库中12USE db_nameGO
创建表123456CREATE TABLE dbo.Products (ProductID int PRIMARY KEY NOT NULL, ProductName varchar(25) NOT NULL, Price money NULL, ProductDescription varchar(max) NULL) GO
说明
创建一个了名为 Products 的表,包含了称为架构的可选元素 (dbo.)。
架构是拥有表的数据库对象。 如果您是管理员,则 dbo 是默认架构。 dbo 代表数据库所有者。
该表中各列的名称为 ProductID、 Pr ...
Linu网络基础part3
域名
Linux本地dns配置文件位置
类似windows的host文件?
1vi /etc/resolv.conf
123[root@localhost ~]# cat /etc/resolv.conf# Generated by NetworkManagernameserver 114.114.114.114
ping命令
不作详解
telnet命令
用于登录远程主机,对远程主机进行管理。telnet因为采用明文传送报文,安全性不好,很多Linux服务器都不开放telnet服务,而改用更安全的ssh方式了。但仍然有很多别的系统可能采用了telnet方式来提供远程登录,因此弄清楚telnet客户端的使用方式仍是很有必要的。
常用于检测服务器端口开放情况1telnet <ip> <port>
ssh命令
ssh是openssh软件包中的一个套件命令
语法
ssh命令 是openssh套件中的客户端连接工具,可以给予ssh加密协议实现安全的远程登录服务器。
1ssh <用户名>@<ip>
选项1234567891011 ...
Linu网络基础part2
route命令
什么是路由?
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必须经过网络,网络可以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机,也可以通过一个一个的节点去连接。路由可以理解为互联网的中转站,网络中的数据包就是通过哦一个一个的路由转发到目的地。
路由分类
静态和动态路由
Linux机器上配置的都是静态路由,由运维人民通过route命令去管理。
动态路由无需人为干预,由路由器、交换机自动分配规则而来。
route命令
route命令可以对路由表进行操作
用来显示并设置Linux内核中的网络路由表,route命令设置的路由主要是静态路由。要实现两个不同的子网之间的通信,需要一台连接两个网络的路由器,或者同时位于两个网络的网关来实现。
在Linux系统中设置路由通常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该Linux系统在一个局域网中,局域网中有一个网关,能够让机器访问Internet,那么就需要将这台机器的ip地址设置为Linux机器的默认路由。要注意的是,直接在命令行下执行route命令来添加路由,不会永久保存,当网卡重启或者机器重启之后,该路由就失效了;可以在/etc/rc.local中添加route命令来保证该路由设置永久有效。
语法 ...
Linu网络基础part1
计算机网络协议TCP/IP网络协议标准OSI七层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管理Linux网络ifconfig命令
类似windows的ipconfig命令
可能需要单独安装!且只能由root用户执行。
安装1yum install net-tools -y
功能
用于配置网卡ip地址信息等参数;
查看网络接口信息,类似windows的ipconfig;
临时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广播地址,网关信息等。
帮助12man ifconfigifconfig --help
可以通过手册或help了解使用方法。
使用案例查看网络地址信息1ifconfig <网卡>
不指定网卡则显示所有网卡的信息
指定wlan0网卡
123456789~ $ ifconfig wlan0wlan0: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92.168.31.172 netmask 255.255.255. ...
Linux进程管理part2
top资源管理器
好比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
top命令
用于实时监控系统处理器状态,以及其他硬件负载信息还有动态的进程信息等等,还有按照排名,先后显示某个进程CPU,内存的使用情况排名
top交互命令z指令打开、关闭颜色
x指令某一列高亮
b指令某一列加粗
<>大于小于号左右移动
12345678 [root@localhost ~]# toptop - 09:16:03 up 2 min, 1 user, load average: 0.03, 0.05, 0.03Tasks: 130 total, 1 running, 129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Cpu(s): 0.0 us, 0.6 sy, 0.0 ni, 99.4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KiB Mem : 1862996 total, 1524408 free, 198404 used, 140184 buff/cacheKiB Swap: 2097148 total, 2 ...
Linux进程管理part1
进程和线程?
linux下存在process和thread这两种操作系统基本的概念
process是进程;
thread是线程。
@小牛肉这篇文章介绍的非常清楚~
以工厂为例:
进程就像是工厂的一个车间,一个工厂可能有多个车间,每个车间代表CPU正在处理的任务,某一时刻,CPU总在运行一个进程,其它进程处于非运行状态。
车间内要想完成任务,必须得有很多个工人,多个工人协同完成某个任务,每个工人就像系统进程中的工作线程。
车间内是有一定空间的,也就是说进程是占内存空间的,而工人们共享车间的空间,工作等等都是在同一个车间中,线程也是如此被共享着。
车间内有很多小房间,但空间大小各不相同,有的能容下很多工人(某块内存数据可以被多个线程同时使用),有的只能容下一个工人(某块内存数据只能给一个线程使用),好比进程中有一个线程正在使用一块内存数据,其它线程必须等待这个线程处理完毕,其它线程才能够使用。(车间内某个厕所被人占用了,其他人需要在外面等待,空出来才能使用)
如果出现厕所已经有人在用,另一个人不想等待而去抢夺厕所空间,这时就会产生冲突。(线程1占用内存资源,线程2不等待而去抢夺,出现混乱 ...
Linux磁盘管理part5
硬raid与软raid
磁盘阵列冗余技术
区别硬RAID:通过用硬件来实现RAID功能的就是硬RAID,比如:各种RAID卡,还有主板集成能够做的RAID都是硬RAID。
软RAID:通过用操作系统来完成RAID功能的就是软RAID,比如:在Linux操作系统下,用3块硬盘做的RAID5。
软raid会额外消耗cpu资源,造成服务器压力,影响性能;
硬raid更加稳定且软raid可能造成磁盘发热超量,造成损坏;
硬raid兼容性更好,软raid兼容性依赖于操作系统,可能出问题;
软raid安全性不好,当硬盘损坏它不能实现重构,而硬raid可以,且当raid卡损坏,可以通过更换实现不丢失数据。
软raid搭建
搭建raid10(1+0),4块硬盘。
创建4块虚拟硬盘
检查磁盘信息1fdisk -l
搭建raid10
使用mdadm命令,用于建设、管理和监控raid技术的命令
mdadm命令
需要先安装该命令
1yum install mdadm -y
创建raid101mdadm -Cv /dev/md0 -a yes -n
参数说明1234567-C 表示创建Ra ...
Linux磁盘管理part3
buffers
缓冲区,用于加速写入速度
buffers表示在写入数据的时候,把分散的操作临时存放在内存中,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再集中写入磁盘,减少磁盘碎片,加速数据查找,减少磁头的反复寻道时间。
cached
缓存,用于加速读取速度
cached表示把数据从磁盘读取出来,保存在内存中,再次读取的时候,不再去硬盘,直接从内存中读取,加速查找。
buffers和cached的作用总结
buffers和cached都是基于内存的存储中间层
cached解决时间问题,加速读取的过程;buffers解决空间存储问题,给数据一个临时存放的区域。
cached利用内存高速读写的特性;
buffers利用内存的存储空间特性。
swap交换分区
swap是Linux系统磁盘管理的一块特殊的分区,以实际的物理内存不足的时候,操作系统会从磁盘空间中,取出一部分暂时没在使用的部分,拿出来放到交换分区(在磁盘上,可以是一块区域、分区、或者文件或者两者的组合),从而提供给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存。(相当于windows的虚拟化内存)
作用
能够通过操作系统的调取,程序可以用到的实际内存会远大于 ...
Linux磁盘管理part4
文件系统挂载原理 挂载通常是将一个存储设备挂载到另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夹中,访问这个文件夹,就是访问该存储设备的内容了。
在Linux下,设备未挂载前无法使用,未挂在时设备文件无法写入和读取,我们需要在Linux打开一个“入口”,即挂载点(Linux上的一个文件夹),用于对接该设备,实现挂载。
一个新的磁盘插入到机器后,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ntfs,ext3,ext4,xfs…),此时还未挂载分区,分区还仅仅是一个封闭空间,无法读写,针对分区和Linux文件夹,合并,关联,挂载,即可通过访问被挂载文件夹看到磁盘内的数据了。
mount命令
mount命令能够将指定的文件系统挂载到特定的目录上
语法12345mount [-lhV]mount -a [选项]mount [选项] [--source] <源> | [--target] <目录>mount [选项] <源> <目录>mount <操作> <挂载点> [<目标>]
选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a ...